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美玉米低位反弹,国内玉米保持震荡

【美玉米】美玉米低位反弹,国内玉米保持震荡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9-14 9:03:1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美玉米】 【整体偏】 【北玉米】 【USDA报告】 【美豆出口】 【油厂豆粕】 【美豆油】 【国内棕榈油】 【短时间】 【现货价格

  白糖

  观点:现货报价有所回落,关注1-5反套机会

  国际方面,巴西处于榨季高峰期,制糖达历史高位。咨询机构预计2023/24榨季巴西食糖产量4270万吨、出口量达3220万吨。但即便如此并没有缓解市场对于新榨季全球食糖供需紧张的担忧,因为同期北半球天气炒作升温。印度因厄尔尼诺干旱天气扰动及国内E20计划推进,新季度食糖出口政策上,倾向于大规模的收缩。泰国方面最新报道,受干旱影响,泰国的食糖产量将在即将到来的2023/24榨季下降近五分之一。这样一来,23/24榨季全球白糖仍将维持供应短缺格局。

  国内方面,白糖进入纯消费阶段,广西部分糖厂逐步清库拉高整体糖价,工业库存直接降到15年低位,8月产销数据公布,照此进度,9月底国内工业库存将见底。近期原糖强势创新高,内外价差走扩,进口利润倒挂再度加剧。卖方定价直接锚定到进口加工成本上,挺价情绪强烈。

  策略:高糖价刺激巴西满负荷生产,增加供给,可是北半球新榨季的减产和印度可能禁止出口白糖的极端政策扰动,使得近期原糖走势偏强,国内方面,高价对需求有一定抑制,下游成交一般,市场预估广西今季会有抢收抢榨,对01盘面形成一定压力,可关注郑糖1-5反套机会。

  鸡蛋

  观点:警惕中秋备货需求逐步减,多单减仓为主

  食品厂备货需求接近尾声,终端零售和二批走货近两天明显偏弱。部分地区的终端零售开始略有库存。南方销区到货量增加,走货基本正常,但贸易环节风控情绪已起,不敢积压库存,以随采随销为主。预计近期鸡蛋价格窄幅振荡后或有下跌。而之前蛋价再次冲高后,各环节谨慎情绪加重,防备货后期,蛋价松动。所以之前的低位多单,需要逢高减仓,新仓或暂时观望一下。

  玉米

  观点:美玉米低位反弹,国内玉米保持振荡

  隔夜玉米振荡走升。

  国外,9月USDA报告对美玉米整体偏空,盘面在触及前期低点后遭遇低吸买盘,美玉米低位反弹。

  国内供应方面,东北玉米粮源见底,北港集港量偏少,库存继续走低;南方春玉米逐渐上市,且物流通顺,不过华北深加工门前到车辆减少,玉米价格短时企稳;进口玉米到港增加,使得南港玉米库存大幅增多;而临近秋收贸易商有腾库需求,小麦市场价格涨跌互现。

  需求方面,下游饲企需求偏弱,饲企对玉米保持刚需采购,玉米库存保持高位;华北局部加工企业受新季玉米上市,开机率增加;东北加工企业维持检修计划,开工整体偏低,从而玉米加工消耗偏低,企业库存出现回升。

  总的而言,美玉米触发低吸买盘,盘面小幅反弹;国内新季玉米逐步上市,在前期持续下跌后,华北玉米短时企稳,东北玉米面临收获压力稳中有跌,短时间玉米盘面或保持振荡。

  豆粕

  观点:美豆看涨情绪提升,国内豆粕振荡偏弱

  隔夜豆粕下行。

  成本端,9月USDA报告中性偏空,美豆携国内豆粕大幅回落,不过在消化部分利空后,市场情绪出现分化,转多情绪高涨显示对USDA报告存在不认可情况,美豆下跌后反弹收涨;而在USDA报告尘埃落定后,市场将更多关注美豆出口情况,因巴西大豆出口仍偏多大量挤占美豆出口需求,市场预计上周美豆出口净销售区间为60-145万吨。

  国内,上周进口大豆到港大幅减少,油厂大豆现货压榨利润继续回落,但开机率小幅上升;油厂豆粕成交与提货均不乐观,油厂豆粕开启去库。

  总的而言,美豆盘面消化部分利空后,反弹收涨;国内近期大豆到港偏低,油厂开机保持低位,且下游需求偏弱,油厂豆粕阶段性去库,短时间豆粕或随美豆振荡偏弱。

  棕榈油

  观点:马棕振荡偏强,国内棕榈油保持振荡

  隔夜棕榈油振荡。

  产地,尽管9月USDA报告对美豆中性偏空,但美豆油期末库存调降使得美豆油盘面出现反弹;叠加MPOA统计显示马棕树龄大面积超25年,或影响产量增长,从而BMD棕榈油低位反弹。

  国内,近期国内棕榈油到港增加,棕榈油下游消费小幅提升,而棕榈油库存整体偏高,给国内棕榈油盘面施加压力。

  总的而言,美豆油低位回升拉动马棕振荡偏强,国内棕榈油库存保持高位,盘面整体承压,预计短时间棕榈油维持振荡。

  生猪

  观点:现货缺乏指引,盘面预期短时走强

  目前现货价格并无明显趋势,价格偏弱运行中二育逐步入场和新一轮节庆预期逐渐显现。后续基础供需虽无较大矛盾,但部分时段可能再次出现体重错配影响现货价格。九月对下半年整体节奏影响较大,双节前现货价格振荡企稳,可重点关注价格下行中二育及压栏带动的体重变化。目前行情显现振荡走势,多轮的强预期向弱现实转化消费难以成为价格上行动力,供给充裕并无明显缩量空间。目前行情区间调整建议暂时观望,若考虑近月做多需等待盘面低位且配合供给实际收紧时间进行;沽空建议等待强预期注入后形成后高位进场,注意跟随现货节奏及时调整仓位。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