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丽水一民宿老板打开某平台自家民宿价格页面后,惊呆了:原本680元一天的客房,在她不知情的情景下,被平台调成了国庆特价2780元!之后,该民宿老板表示:“已下架,不然别人以为我们坑客!”
根据相关报道,这家位于风景秀丽的乡间小筑的民宿,一直以来都是周围游客的优先选择。宿主用心打理,为游客提供贴心的服务和美味的农家美食。然而,当宿主查看自己的销售平台时,却发现原本680元的房间被调整至2780元。这一价格已经完全超出了该民宿的合理利润范围,无疑是对宿主的一记重拳。
相信大伙都明白,国庆假期等重要节点是商家必争的时间点,很多商家都会打着“特价”的旗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多家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在“中秋+国庆”8天超长假期加持下,旅游市场迎来近年来“最强”出游季。而在旺盛的切实需求之下,各大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民宿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原本消费者对于有关各方想借“国庆假期”最大水平赚取一波“红利”的做法可以理解,可是这种翻了几倍的“特价”,甚至连商家都嫌太贵而开启“吐槽”模式,平台如此坑客无异于“自掘坟墓”,只会流失更多人气和流量。
而反观这位民宿老板的做法,却让人们交口赞美。老板在看到平台将自己680元的民宿客房上涨到2780元的“天价”后,没有与平台“同流合价”,而是立即进行下架,这不仅维护了自己来之不容易的声誉,更是对消费者诚信负责的表现。难怪有网友作诗表示:“平台坑客如宰瓜,溢价四倍网上发。自行下架好商家,诚信经营众口夸。”
其实,这其实不是第壹次出现互联网平台调整价格引发争议的事情。在之前的某些案例中,平台方辩称这是为了平衡供需关系,但显然,这样的理由其实不能完全站住脚。更正确的价钱调整应当在充分考虑供求关系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商家的合法权益。就此而言,根据市场供需变化,不管商家或平台考量到经营之需和盈利目的适当调价无可非议。但市场调理终究其实不意味着“野马脱缰”,价格上涨也绝非就可以想当然地“上不封顶”。同时,平台私自大幅涨价,不仅缺乏基本的商业契约精神,也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价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综上而论,“民宿涨价”这一事件不仅袒露出在线预订平台管理和规范方面的问题,也引发了消费者和商家对于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的重视。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商家的桥梁,在线预订平台理应承担起相应的主体责任,一方面应尊重商家的自主权利,不能隐匿或误导商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商家的监察管理力度,规范商家经营行为,防止主大欺奴,店大欺客,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针对类似平台的无良做法,相关部门应及时出手加以管制,尤其是对节假日期间的市场经营秩序要提前管理整顿,真正为消费者造成“实惠”。另外,消费者和商家也需要提高警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唯如此,我们才能确保在线预订平台的健康发展,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说到底,莫图一时利,多算长远账。具体调价而言,不该是一方说了算,“任性”调价更不可取。希望在多方努力下,能真正释放出“假期红利”,而不是让其沦为“坑客工具”,更不要让百姓对“假期红利”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