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广州严查校外培训违法行为 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培训机构】广州严查校外培训违法行为 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浏览次数:【141】  发布日期:2024-3-29 3:56:05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培训机构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魏丽娜通讯员穗教宣)记者日前从 广州市 教育管理局了解到,为加快推进中央“双减”政策在广州落实落地, 广州市 加强校外培训监管工作,加大隐形变异培训防治力度,依法做好价格监管、广告监管,清理违规培训广告。

  用艺术培训给学科培训打掩护?

  撤消办学许可证!

  《校外培训行政处理暂行办法》已于2023年10月15日正式施行,广州要求各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培训。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的机构,各级教育部门或其它相关部门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予以处罚;事情严峻的,按有关规定责令停止招收学员、撤消办学许可证。

  2023年7月24日, 广州市 越秀区教育管理局对 广州市 越秀区×思教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处以责令停止招生、撤消办学许可证的行政处理。该机构办学许可内容为艺术类(美术)培训,但自2022年以来超办学许可范围违规组织学科类培训。该案是 广州市 第壹次对校外培训机构作出撤消办学许可证的行政处理。

  未取得办学资质竟敢营业?

   广州市 开出罚单!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务必经审批机关审批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并登记获得《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后,方可开展培训。机构在筹设期内不得招生,不得以正在申请办证为由招揽学员。

  2023年1月,番禺区教育管理局会同多部门和街道,对广州艾××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处以责令停止办学、退还所收费用,并处罚金274624.5元的行政处理。据了解,该机构自2021年以来,在未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情景下,违法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双减”政策实行后仍不收敛。

  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责令停止办学并退钱!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寒假期间任何形式的学科类校外培训都属于非法。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咨询、文化流传、住家教师、众筹私教、国学素养、思维训练等名义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隐形变异学科培训。

  2023年7月至9月,广州学××优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在未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情景下,私自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增进法》第十二条、《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14条的规定。 广州市 各区教育管理局分别对这8家公司作出责令停止办学,责令退还违法所得,罚款相应金额的行政处理。

  线上招生散播焦虑诱导巨额缴费?

  当场叫停违规办学!

  根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款项,其中学科类培训机构应根据政府指导价收取费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5000元的款项。

  2023年年底,市教育管理局校外培训监管职能部门发现“金博成长中心”(由广州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在多个线上平台进行学科类培训招生和员工招聘,并涉嫌在多个商务综合体开展非法学科类培训。该机构在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情景下,以学习咨询为幌子,大举收集学生、家长个人信息,诱导家长缴纳巨额费用,涉嫌极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市教育管理局会同天河区、越秀区教育管理局立即实施联合执法行动,在培训场所现场起获学科类培训材料、考试试卷、培训合同、收费凭据等办学证据,并当场叫停上述机构涉嫌非法办学行为。

  广州要求各校外培训机构应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校外培训机构预先收取的培训服务费作为负债管理,严禁提前确认收入。 广东省 鼓励广大校外培训机构采用“先上课、后交钱”模式。另外,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底线。机构要认真落实《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坚决杜绝消防安全隐患,完善疏散逃生等应急预案,并确保营业期间每2小时开展很多于1次的防火等安全巡查,切实保障学员生命安全。

  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并入全国校外

  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

  根据《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同学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规定,所有校外培训机构都应当并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管理,登记基本信息。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广州市 将不定期公布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培训机构要根据《 广州市 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场所公示信息汇总》要求,规范信息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理性看待校外培训选机构谨记“三务必”“三不要”

   广州市 教育管理局提醒广大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如需为孩子报读校外培训机构,要选择持证机构,并做到“三务必”“三不要”,从而保障自身权益。

  选择机构“三务必”

  1.务必选择有证机构。

  辖区范围内不论是学科培训还是非学科培训,都要持有办学许可证,凡是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都不是合规机构。

  2.务必留意培训时间。

  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周六、周日)和寒暑假组织开展学科类培训,广大学生爸妈切勿购买上述时间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课程。

  3.务必妥善保管单据。

  签订合约后再付款,务必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票据等资料(电子合同务必及完整保存截图),以作为维护权益凭据。

  防范风险“三不要”

  1.不要向无证机构缴纳任何费用。

  不要向无证机构(包含无证的学科类、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缴纳任何费用。

  2.不要贪图优惠缴纳大额培训费用。

  不要一次性缴纳超过3个月(或60课时)并且不要缴纳超过5000元的培训费用。

  3.不要听信培训机构的口头承诺。

  在核查资质、缴纳费用时,务必亲力亲为、仔细甄别、眼见为实。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1【普华永道】普华永道!危险了?
2024-6-1【恒大地产】证监会对恒大地产 -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024-5-31【信达资产】中国信达资产被罚735万元
2024-5-31【恒大地产】证监会正式宣布对恒大地产和许家印等人的行政处罚决定!恒大地产回应
2024-5-31【钱宝科技】钱宝科技因六项违规被罚款744万 - 6名相关负责人被罚
2024-5-30【万通发展】万通发展 - 董事因涉嫌短线交易公司股票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2024-5-24【行政处罚】确保过罚相当 - 央行对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公开征求意见
2024-5-24【短线交易】年内已75家!北汽蓝谷、兰卫医学等短线交易频遭曝光 - 该如何遏制?
2024-5-24【行政处罚】从源头预防-小过重罚-
2024-5-24【中国人民银行】促进行政处罚公平合理透明 - 央行明确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 相关资讯专题
普华永道】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  【中国人保】  【恒大地产】  【行政处罚】  【证监会】  【欺诈发行】  【信息披露】  【信达资产】  【中国信达】  【资产风险】  【许家印】  【钱宝科技】  【王蓬博】  【负责人】  【万通发展】  【短线交易】  【短线交易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  【中科曙光】  【兰卫医学】  【北汽蓝谷】  【董事长】  【食品安全】  【小过重罚】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