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一季度车企业绩冰火两重天 - 新能源车业务走势划开分水岭
【比亚迪】一季度车企业绩冰火两重天 - 新能源车业务走势划开分水岭
浏览次数:【740】  发布日期:2024-5-6 19:35:56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 【新能源车
 

  经历1月销售遇冷、2月增速触底、3月迎来回暖后,最近,部分A股上市车企交出2024年一季度成绩单。

  烈火烹油般的“价格战”下,车企表现各不相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了已披露2024年一季度业绩的9家A股上市乘用车企业。

   比亚迪 (002594.SZ)、 长城汽车 (601633.SH)、 赛力斯 (601127.SH)三家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均实现增长,其中 赛力斯 在投入 新能源 造车后历经四年亏损,第壹次实现季度盈利。

  另外六家企业,今年一季度利润均出现不同水平的下滑。

  其中, 上汽集团 (600104.SH)、 广汽集团 (601238.SH)、 北汽蓝谷 (600733.SH)、 海马汽车 (000572.SZ)营利双降, 上汽集团 仍是我国营业收入最高的车企,一季度营业收入达1430.7亿元人民币,但该公司净收入只有27.14亿元人民币,低于 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 (000625.SZ)和 众泰汽车 (000980.SZ)增收不增利, 长安汽车 净利同比下滑超八成。

  摩根士丹利此前预测,全球电动车市场已经供过于求,2024年,包含 特斯拉 等巨头在内,车企的规模及盈利增速将进一步趋缓。

   比亚迪 毛利率不降反增

  随着 新能源 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传统燃油车市场规模逐步缩小,庞大的传统产能与逐步萎缩的燃油车市场矛盾造成更激烈的价钱战。规模决定成本和企业生存状态,多数厂商优先保份额,一定形成价格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其中,率先喊出“电比油低”口号、以7.98万元的秦PLUS DM-i荣耀版车型“掀桌子”的 比亚迪 ,在主力车型悉数推出更便宜的荣耀版车型之后,以增配降价的形式开启了一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争夺拉锯战,最大降幅超过3万元。

  不过,降价之后的 比亚迪 ,一季报数据表现依旧良好。

  报告期内, 比亚迪 实现营业收入1249.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7%;归母净收入45.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2%,且利润增速超越营业收入增速。

  今年前三个月, 比亚迪 累计销售 新能源 车62.63万辆,同比增长13.44%,相比去年四季度(94.5万辆)下滑33.72%。降价效果立竿见影,3月 比亚迪 强势回升至30万大关至30.25万辆,同比增长46.06%,环比增长147.34%。

  值得强调的是,主力车型降价2~3万元似乎并未折损 比亚迪 的收益,一季度 比亚迪 毛利率达到21.9%,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特斯拉 同期毛利率为17.4%,较上年同期的19.3%下降1.9个百分点。

  庞大的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拓宽了 比亚迪 的收益空间。 比亚迪 老总王传福日前预计, 比亚迪 全年销量将在2023年(302.4万辆)的条件上增长至少20%,以此计算, 比亚迪 今年的销量目标为360万辆。

  问界系列的火爆也让 赛力斯 一季报“扬眉吐气”。

  今年一季度, 赛力斯 营业收入26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76%;净收入2.2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加8.45亿元人民币,实现结束亏损实现盈利,也是其在投入 新能源 造车后历经四年亏损,第壹次实现盈利;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21.5%。

  对于一季度业绩大涨, 赛力斯 表示,一是AITO问界系列市场表现持续向好,带动规模效应显现;另一是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等多重举措下,经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今年一季度, 赛力斯 新能源 汽车销量达9.48万辆,同比增长374.77%。其中问界新M7及M9表现亮眼。数据显示,AITO问界新M7上市七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7.4万辆,问界M9上市三个月累计大定超过7万辆。

  另外一家增收又增利的则是 长城汽车

  今年一季度, 长城汽车 实现营业收入42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6%;净收入3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2.55%。不过需要谨防的是, 长城汽车 一季度净收入暴增主要是基于去年低基数——2023年一季度, 长城汽车 净收入仅有1.7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下滑近九成。

   长城汽车 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公司销售规模增长,销售结构优化,带动营业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等业绩指标达成结果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 长城汽车 销售新车27.53万辆,同比增长25.11%。其中 新能源 销量5.92万辆,同比增长112.82%;海外销量达到9.28万辆,同比增长78.51%。

  近七成车企一季度利润下滑

  有人欢喜有人忧。面对今年激烈的市场竞争, 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北汽蓝谷众泰汽车海马汽车 等6家上市车企均出现不同水平的下滑。

   长安汽车 净收入下滑尤为严重。今年一季度, 长安汽车 营业收入370.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11.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39%;扣除非我们时常性损益的净收入1.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77%。

   长安汽车 对此解释称“投资收益的大幅下降”—— 长安汽车 季内投资收益同比下降96.43%,降至1.77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去年同期并购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确认投资收益影响。

  从销量结构上来看, 长安汽车新能源 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仍需以燃油车的收益来支撑。2023年,深蓝和阿维塔两大品牌营业收入为315亿元人民币,净亏损合计高达66亿元人民币。

  愈演愈烈的价钱战对 长安汽车 造成了一定影响。民生证券研报指出, 长安汽车 一季度单车平均售价为7.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万元人民币,环比下降2.7万元;毛利率14.4%,同比下降4.1%,环比下降5.1%,主要系价格竞争激烈,公司加大促销力度所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受合资非豪华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影响,曾被视为“利润奶牛”、为大型汽车集团贡献多数利润的合资品牌风光不再,在经历结构性转型的中国汽车市场利润贡献度降低。

  这在 上汽集团广汽集团 一季度财报中较为明显。

  作为中国销量最高的国有汽车集团, 上汽集团 虽然目前仍是我国营业收入最高的上市车企,但净利自2022年以来持续下跌。

   广汽集团 同样面临较大考验。今年一季度, 广汽集团 营业收入213.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2%;净收入1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65%。

  有分析指出, 广汽集团 收入端短时间承压主要是由于销售规模变化所引发的,利润端的同比下降主要受影响于合资企业投资收益下滑,和销售及管理费用率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销量分别为11.7万辆和15.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1.74%和5.47%。

  “当前基本上所有的合资品牌在新四化浪潮中都遭遇到严峻的挑战,总体上都承受了一定的压力。未来趋势一定是 新能源 汽车,我们坚守提高 新能源 汽车及节能汽车的占比。” 广汽集团 总经理冯兴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整体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占比在降低,但市场集中度正在提高,广本和广丰不能放弃在节能车方面的优势,同时要加快电动化步伐,加大自主研发对合资企业的反哺,提供共同平台实现联合开发。

  汽车行业利润率偏低

  价格战下,消费者以更低的成本和售价购买青睐的车型,但价格战的持续加剧会恶化整车厂和供货商的生存环境。但长远来看,规模效应一定水平上将抵消价格战造成的收益下滑,优胜劣汰效应愈发明显。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3月的汽车行业收入224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利润10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而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6%(同期工业企业利润率为4.9%),仍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相对于2015年时汽车行业8.7%的收益率,目前行业利润率快速下滑的压力巨大。

  具体来看,2024年1-3月的汽车行业在低基数下的产销较好,但由于竞争压力大,利润主要靠出口和高端豪华,其它大部分企业盈利下滑剧烈,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燃油车仍有盈利,但萎缩较快; 新能源 车高增长,但亏损较大,矛盾压力较大。

  有汽车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 新能源 汽车市场产销两旺,形势大好,但盈利率和营业收入水平面临困难,这可能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目前是靠降低利润率卖车,持续一个季度、两个季度还行,但这样的情景不能持续太长,不然会对行业、对车企造成损害。”他呼吁行业不能只看产销量,要关注利润率,以确保有充分的钱财支持技术研发和进步。

  “市场总容量有限,如今产品供过于求,各种新势力加入,新品牌、新车型不断诞生,价格战不可避免。目前市场竞争白热化是正常现象,但在企业竞争的进程中,不管定价高低,都要保证产品质量。”冯兴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新能源 市场的资本拉动力越来越弱,资本市场降温,融资越来越严格,“价格战”对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2024年汽车行业仍以降价潮拉开了序幕, 新能源 汽车市场渗透率加速向50%快速渗透的同时,竞争越发焦灼残酷,淘汰赛已然开启,行业加速出清将是未来国内市场 新能源 汽车行业的大趋势。需要警惕的是, 新能源 汽车市场繁花似锦背后,以消耗车企盈利能力为代价的行业“失血”的格局仍将持续。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5-31【创新新材】创新新材与格朗吉斯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共同深耕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4-5-31【新能源车】车车科技 - 一季度新能源车险保单数量同比增长124.5%
2024-5-30【比亚迪】-2.9L油耗-惹争议!比亚迪副总裁回应 - NEDC测评更接近国内实际工况
2024-5-31【江特电机】江特电机30%股权将被比亚迪收购?公司回应 - 消息不实
2024-5-31【万科A】盘前有料 - 外交部 - 敦促欧方尽快终止对中国电动汽车调查……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2024-5-30【比亚迪】深夜利好!中国资产,被集体唱多!
2024-5-30【比亚迪】-2.9L油耗-惹争议!比亚迪副总裁回应 - NEDC测评更接近国内实际工况 吉利不评价
2024-5-30【净流出】数据复盘 - 58股被主力资金减持超亿元 北向资金抢筹中国铝业、比亚迪等
2024-5-30【比亚迪】进一步冲击燃油车?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自主车企-混-战2000公里续航
2024-5-30【比亚迪】汽车早报 - 吉利和比亚迪争夺发动机热效率第一称号 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鼓励全固态电池研发
 ● 相关资讯专题
创新新材】  【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  【战略合作】  【新能源车】  【同比增长】  【比亚迪】  【发动机】  【热效率】  【NEDC】  【江特电机】  【金牛座】  【持股比例】  【万科A】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外交部】  【净流出】  【主力资金】  【净流入】  【北向资金】  【中国铝业】  【供应商】  【零部件】  【燃油车】  【固态电池】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