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财经热点 > 财经资讯 > 专访国家信息中心魏琪嘉 - 炒作-中国产能过剩-阻碍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新能源有利于全球绿色转型
【产能过剩】专访国家信息中心魏琪嘉 - 炒作-中国产能过剩-阻碍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新能源有利于全球绿色转型
浏览次数:【328】  发布日期:2024-5-18 9:03:14    文章分类:财经资讯   
专题:产能过剩】 【新能源】 【魏琪嘉】 【绿色转型】 【全球经济
 

  近来,国际舆论场上频繁出现对“中国产能过剩论”的炒作,声称中 国新能源 产品出口冲击国际市场。

  大举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有何意图?如何客观看待中 国新能源 等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对全球绿色转型的贡献?近期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为代表,再次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是否会阻碍全球经贸复苏?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

  魏琪嘉表示,我国的新能源产品被公认为是“物美价廉”的代表,但这其实不能与低价倾销画上等号,更不会作为产能过剩的衡量指标,要正视目前中 国新能源 产业在技术革新、绿色转型、规模化推广上的积极影响。同时,中国也在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大规模生产设备更新改造等方式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先进产能。一些国家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既无益于本国产业转型升级,也无助于缓解国际产能矛盾,反而会危及全球供应链稳定,阻碍全球经济复苏。

  产能问题需要动态分析

  《21世纪》:如何看待近期产能问题引发的争议?

  魏琪嘉:“产能”原本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而且产能不是产品,最近引发的争议本质是美国偷换概念、设立议题、转移焦点,其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是完全不符合经济学常识和逻辑的。商品适当的供大于需,在经济学上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能称之为“产能过剩”。

  尤其是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产品在市场上还颇具竞争力。适度超前的产能投资是产业发展的普遍选择,新兴产业尤为如此,不仅是市场具备竞争活力的表现,对产业安全发展也有相应的保障。其它国家也出现过不同行业的产能过剩,解决的形式有许多种,最后共性的特点还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淘汰去进一步消化,最后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动态的视角去看待产能变化。

  近期引发的争议完全是一些国家的“竞争焦虑”所造成,通过混淆国际上的认知,达到打压中 国新能源 产业发展的目的。需要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结构,现有的情景需要以一种动态发展的视角去客观辩证分析。

  《21世纪》:有观点认为,中 国新能源 产品“过剩产能”在国内难以消化,只能以低价向全世界销售。你如何看待现今全球新能源市场的产需关系?

  魏琪嘉: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判断产能是否过剩,不能仅以一国的市场情况来看,要从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去分析。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认为,未来十年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2024年销量预计达1700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国家信息中心最新的预测,中 国新能源 车渗透率也将从2023年的35.2%提升到2033年的60%。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内外需求量都仍然庞大。

  而且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很多国家的产品同样是外向型的,好比美国大规模的芯片出口、波音公司的飞机出口,德国、日本、韩国大规模的汽车出口,都是超过本国市场需求的优势产业出口能力。同样,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出口持续增长,也是基于研发能力优势、产业链配套优势、人力资本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一种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优势产业出口能力,不是“过剩产能”。

  《21世纪》:“低价”能作为“产能过剩”的衡量指标么?

  魏琪嘉:中国产品被公认为是“物美价廉”的代表,但这其实不能与低价倾销画上等号,更不会作为产能过剩的衡量指标。任何一个国家市场的价钱都是在当地的市场竞争当中形成的,反却是欧美市场上的同类新能源汽车价格仍然要高于国内,如果没有可观的收益,企业是不会轻易地远赴他乡开拓市场的。

  一些国家目前正在通过关税壁垒和贸易制裁来打击中 国新能源 产品,这表面上保护了国内市场,实际上不仅损害本国消费者利益,更影响了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效率,破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顺,拖累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

  而且需要谨防的是,当前,很多国家仍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对先进产能和绿色技术有着巨大而迫切的切实需求。当前强调推动绿色转型,重要的阻碍之一就是转型成本过高。中国通过多年的技术创新突破和自身超大市场提供的广泛应用场景,释放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效应,物美价廉的产品对减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化转型负担和先进技术推广有着很大的帮助。可是这种正向的概念,却被“产能过剩论”无视。

  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全球经贸复苏

  《21世纪》:目前在新能源和绿色装备等领域,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地通过不同方式鼓励和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目前存在的相关补助和支持政策?

  魏琪嘉:对新能源和绿色装备领域的补助,对新兴领域的补助,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政策,而且美国以《基础设施和就业法案》等立法的形式出台这些补助政策。这种“双标”的做法,显然也是政治霸权在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集中体现。

  我国的产业补助政策都是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而且目前竞争优势较强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这些产业,更多的是受益于降本增效的规模化发展、可靠的科技创新能力、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已经逐渐走过了需要政策引导支持的阶段,进入到了充分市场竞争的成熟期。

  《21世纪》:4月份外贸数据刚刚发布,我们观察到中 国新能源 产品不仅出口旺盛,同样也是需要进口大量中间产品,如果国际上以“产能过剩”为由对一些关键市场实行贸易限制政策,是否也会对其它国家的经济造成冲击?

  魏琪嘉:其实这都是贸易保护主义在产业领域中一个具体体现,万变不离其宗。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打乱了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匹配循环关系,造成了很多产品要另辟蹊径、另开生产线,舍近求远,变相推升了生产成本。

  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降低了1.2%,今年全球货物贸易将逐步回升。但如果在此时以“产能过剩”为由掀起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一定会影响公司的贸易和发展信心,还会破坏全球新能源产供链稳定,扰乱国际经贸秩序,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仍在积极优化产能布局

  《21世纪》:在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中,技术更新较快,市场竞争激烈,我们应该如何对正常的“市场竞争”与“产能过剩”现象进行区分?同时,在将来的产业发展和产能布局进程中,如何进行更加正确的引导?

  魏琪嘉:目前许多行业的生产技术处于持续的升级迭代中,“出清落伍产能”与“布局先进产能”同时存在的现象是正常的,是通过市场进行的自然淘汰。而且这里需要明晰一个概念,落伍产能是从生产技术层面判断的,过剩产能则主要是从供需层面判断的。尤其是目前很多新兴产业面临的是旺盛且多元的市场需求,一些技术相对落伍的产能通过合理配置仍然可以施展作用。

  当前我们也在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产能问题,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充分施展市场作用,完善标准体系,形成一个正确的长效机制。

  《21世纪》:当前我们正在推动生产领域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这是否也会对我们优化产能布局、推动产能提质发生积极影响?

  魏琪嘉:当前推进的生产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是在为推动节能降碳,扩大有效投资,形成投资消费的良性循环,提供一个很好的抓手。只要资金搭配正确的话,能激活很大的一部分市场。

  设备更新改造不仅是容易的新旧机器替换,本质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调整,这一定会带动旧的工艺与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进而增进整体生产工艺及生产模式的创新,进而将技术创新落实到产品生产环节。

  从产业结构和产能优化的视角上看,一方面能够推动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加速相关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也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需求,当前的高端装备、智能化设备也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资讯推荐
2024-6-17【电动汽车】供销两旺碾碎-产能过剩-谎言
2024-6-17【电动汽车】中国新能源车今年在拉美迎来销售旺季,前4个月仅巴西的销量便增长8倍 供销两旺碾碎-产能过剩-谎言
2024-6-15【邢国强】通威股份光伏首席技术官邢国强 - 产能过剩是暂时的 长期看低谷期一定会过去
2024-6-15【润丰股份】产能过剩打击农药龙头 - 润丰股份加码高毛利业务应对业绩下滑
2024-6-15【绿色转型】联合国-2024年非洲经济报告-提出—— 绿色转型是非洲工业必由之路
2024-6-14【银河基金】银河基金 - 践行绿色金融理念,绘就高质量发展画卷
2024-6-13【新型工业化】陈吉宁主持市委财经委会议
2024-6-11【绿色转型】-财经分析-英国股市受欧洲选举影响有限 相关议题已经提前预演
2024-6-8【SAF】航空业-脱碳-进行时 - SAF引领行业绿色转型,国际航协预测产能将大幅提升
2024-6-7【新能源产业】所谓的-产能过剩- 过剩的不是产能 而是焦虑 - 专家解读
 ● 相关资讯专题
电动汽车】  【比亚迪】  【产能过剩】  【新能源车】  【邢国强】  【通威股份】  【润丰股份】  【募集资金】  【2023】  【绿色转型】  【可持续】  【联合国】  【《2024年非洲经济报告》】  【必由之路】  【银河基金】  【高质量】  【绿色金融】  【静宁县】  【新型工业化】  【英国股市】  【SAF】  【航空公司】  【航空业】  【国际航协】  【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汽车】 
  • 网络建设业务咨询

   TEl:13626712526